弘一法师《开释后人》
发布日期:2025-06-23 23:34 点击次数:87
大师的哲思智慧与博大胸襟,引人心怀善念,坚定自己内心深处的良知。
图片
弘一法师开释后人:
“天若欠你,天必还你,你尽管善良,福报在来的路上,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你的这一场人生,就已经赢了大半,其余的上天自有安排。”
深思之后,豁然通透!
“你尽管善良,福报在来的路上”,看似福报,你的善良本身就是种在心里的美好,首先美好了自己,别人是不是回报,那是别人的事,起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一个人内心有善与爱做底色,本身就是一尊佛,必定豁达通透,宽容大度,不藏邪恶,不近鬼魔!
足够善良的人,上天不欺;大爱的人,能量无边。
善良是一种花开的芬芳,大爱是一把尚方宝剑,你修得这两种东西,自是西天取得了真经。
正如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的:“你希望别人好,别人未必好,但你肯定会好,因为你内心美好。
你见不得别人好,别人未必不好,但你肯定不好,因为你内心没有美。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天若欠你,天必还你”,其实,不是真的什么上天欠你,而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渡人,亦是渡己,你坚守的善良与爱必定会开花结果。
当你把事做到极致,把人做到漂亮,把生命的维度修到美好,自有好命,有一颗动人的心就是正道。
你遇到的人都是被你的能量吸引而来,你是谁,便会遇到谁。
心地善良,发心纯正的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暖,世界春暖花开。
并不是他们遇到的都是好人好事,而是他们用大千世界修渡自心,用滚滚红尘洗剂灵魂,愈来愈能遇见美。
如果一个人心地不好,动的都是恶念,看到的人和事都是灰色的,那他的世界肯定一片寒索,即便是你出于好意,他也会往坏处想;即便他身在福中也不知福。
心外无物,你心中有什么,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不要后悔对任何一个人好,哪怕看错眼,哪怕被辜负,哪怕被撞南墙,因为你对她好,不代表他有多好,而是你很好。
你对别人好是你的人生态度,别人对你不好。是她的问题,与你无关。
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你的这一场人生,就赢了大半,其余的上天自有安排。
执于一念,会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自己才是根因,用万事万物锤炼自己,提升心性,深厚涵养,巩固静性,稳顿自心才是关键。
真正能够治愈你的,是你心里的那段亮堂和格局,只要在内心不断种花种草,人生处处是春天。
大彻大悟的一句话:“彩妆的尽头是裸妆,烫染的尽头是黑长直,消费的尽头是断舍离,时尚的尽头是自身的品味,关系的尽头是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事情的尽头是尽人事,听天命,人生的尽头是一个人面对孤独,道理的尽头是大道至简。”
当你淡定了,世界就是一个人的世界,一切都是来成全你的,万水千山,生活种种,皆是画卷;沧海桑田,人生过往,亦是经传!
豁然顿悟,人生,最美的时光是现在,最贵的东西是你尽力后拥有的,最大的愿望是快乐。
人人都能在最美的时光,享受最贵的东西,实现自己最大的愿望……
幸福人生不过如此,几十年以后,没有你也没有我,什么也带不走,愁什么,苦什么?
匆匆光阴,我们没有时间争吵,没有时间伤心,也没有时间斤斤计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去享受。
你快乐了,就花开了……
人到晚年,能依靠的不是子女,而是要守住两样“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一是健康,二是强大的内心。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这天地都是你的,大道至简,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
人生不过三万天,借副皮囊而已,生命没有永恒,时间一到,该老的老,该走的走,临了空空的,没你也没我,无一物带走,我们最终都是时间的过客,何必执念,努力过后,得失随缘,自在随心。
这个世间没有天大的事,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很多时候,你那些义无反顾的执着,那些让你遍体鳞伤的坚持,都将成为浮云。放下才能得到,放下才能拥有,放下才能长久。
世间的烦恼都是由念而生,放下欲念是一种内心境界。若放不下,便饱受烦恼折磨,放得下内心才能坦然宁静。
谁对不起你,谁欺骗了你,谁伤害了你,其实不用着手去报复,你所受的所有委屈、伤心和痛苦,上天会在另一个时间,补偿你,这就叫因果。
如果你心眼好,又有德行,那你一定有福报;如果有福报,却发不了财,请不要疑惑。是你的福报转化成了健康的身体、平安的日子、温暖的家庭,和有良德的子孙。福报不一定让你很有钱,但一定会让你成为最圆满的自己。
人最傻的行为就是急着要结果,得不到便又急又闹。殊不知,老天安排的,比你自己选的更好、更周到。冥冥中自有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图片
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晚年曾在此寺挂锡、弘法,著述半年多,留下许多宝贵的墨迹,其中有一诗:
“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记下将离净峰时心情:“乙亥首夏来净峰,植菊盈畦,秋晚将归,犹含蕾未吐,口占一绝以志别”。 法师故居门旁立有一碑记此诗文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为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弘一法师最为著名当然是晚年成就最高的“弘一体”,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空灵气息与定化禅意。
弘一法师 书法作品:
金石碑风:
图片
图片
沉静而筋挺的折笔:
图片
灵动奔放的伸张:
图片
图片
随心秀气的书信手札:
图片
图片
图片
弘一法师临《张猛龙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始平公造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